NEWS
族人风采
唐文盛: 责任没有“封顶”
核心提示:
2012年,湛江建设发展集团迎来了改制后的第十个年头。而这个集团的掌舵人唐文盛亦即将迎来生命中的第六十个春秋。
人生况味甲子过,几番风雨几番睛。湛江建设发展集团发展至今,已经实现了千家万户的安居梦。
唐文盛认为一家令人鼓舞的公司是打拼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因此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但他特殊的身份却又使他很难躲过媒体的目光;他是一个成功的地产商,但他的名字却每每与教育相连;他捐建、捐助的学校很多,却从不让学校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而刚刚竣工的北桥河截污整治工程也有他一份心力。
唐文盛说,“我的财富有三分之一应该属于自己和亲人共享和支配;有三分之一应该分给我的员工、全社会帮助和关心过我的人;最后三分之一应该是奉献给全社会。”——而这句话凝聚成两个字则是“责任”。
临危受命解急难
“十个人的生活希望攥在我手里,我不能让大家失望”
临危受命,方显英雄本色。
1994年,唐文盛接手了濒临破产边缘的一家机关国企小公司。他坦诚自己当时心里确实没底。但凭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感,虽然他未知前路如何,但唯一能确定的是自己决不能当逃兵。“当时十个人的生活希望攥在我手里,我不能让大家失望,我要带领这个团队冲出困境。”
此后,唐文盛的生活中就没有了星期天,每天早出晚归,东奔西走,找人才,找资金,找项目;鼓士气、定制度,抓管理……忘我的工作态度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上下齐心协力,终于扭转了困境,慢慢使公司上了轨道。
顺势而为瞅先机
“要将湛江建设发展集团打造成百年老店”
2002年年底,国企改革改制的春潮涌动。虽然身处粤西,但唐文盛却敏锐地嗅到了发展的大势,顺时而动,快人一步,在全市房地产企业中率先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制。通过整合资源,引进科学的管理机制,采用全新的薪酬制度,极大释放了员工的积极性和活力,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内部的鲶鱼效应,使企业焕发出第二次青春。
短短几年间,公司从注册资本300万元的小企业发展成为旗下拥有九家子公司、资产达1.8亿的集团公司。2004年起,数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信用诚信单位”、“湛江市综合实力30强民营企业”等光荣称号。2011年,湛江建设发展工程有限公司又成功升级为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我们下一个目标就是要将湛江建设发展集团打造成百年老店”,唐文盛斩钉截铁说。
以情留人队伍稳
员工餐厅的菜谱周周换”
在湛江建设发展集团,许多员工都感觉像一个大家庭,唐文盛则是这个大家庭的“大家长”。他经常在公司的饭堂和大家一起吃工作餐,利用吃饭的间隙询问员工的生活、工作情况。唐文盛对员工的关注度甚至细到一顿饭。他规定,员工餐厅的菜谱一周不重复,油米禽肉等食品必须层层把关,确保让员工吃到放心菜。“在这里工作非常有归属感,感觉整个公司特别团结。”小徐自豪地说道。她在湛江建设发展集团工作已近三年,对于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如数家珍。
员工生病,公司领导组织同事一起探望,有各种形式的慰问;每个员工生日那一天,公司都会献上一份特别的礼物;公司每年都会开展职工运动会,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大家都打成一片,加油喝彩
每年公司都会定期组织员工去外地学习采风,汲取外地的先进经验,像北京、上海、广州、云南等地,一年比一年远,一年比一年好。
不按牌理出牌
”只要是对业主有利的,我都会采用“
唐文盛称自已是一个不喜欢墨守陈规的人,“只要是对业主有和的,我都会采用。”话语里透出的仍是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心。
上世纪90年代末,做华景公寓项目时,唐文盛在湛江首创“风雨走廊”,把底层架空,建成业主的娱乐场所。虽然公司少赚了钱,但却让业主得到了更多的生活便利。
其后,他又做了另一件“傻事”。2007年之后,在周边房价飞速猛涨的时候,湛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华盛新城一期楼盘一直坚守原先承诺的房价,按兵不动不仅如此,他还以每平方米多投资300~500元用于“精雕细刻”小区的建设,而湛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楼盘也屡屡获得购房者的青睐。“口碑,有时很难用金钱来衡量。”唐文盛说。
善行义举舍得情
”每个头衔背后都是一份责任“
唐文盛除了是湛江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外,还有诸多的“头衔”:广东省省政协委员湛江市市人大代表、湛江市房协会长、赤坎区工商联主席、赤坎人民法院监督员、湛江市检察院人民监督员……而每一个头衔的背后都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或许更确切地说,“责任”二字已融入了他的骨与血。
在湛江市建设发展集团董事长的办公室,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候客室里坐了满满一排人。走进办公室,会客室里也是坐满了人。唐文盛的办公室除了处理自己公司业务的功能之外,还兼有捐资、救助、担保等诸多额外功能。每天面对形形色鱼的人,唐文盛早已经习惯。
当年建设海林桥,唐文盛毫不犹豫地积极捐款,积极支持湛江的城市建设。2008年,湛江遭遇洪灾,在政府发文之前,作为湛江市房协会长的他率先发动行业协会捐款,自己带头捐了50万,行业内捐了200多万。建设中澳友谊花园,湛江市房协又捐了140多万来种冠树;他还给公安局捐献过30多台巡逻的摩托车。
12月18日,北桥河截污整治工程正式竣工。在这项关系到市民居住环境的民生工程开始实施时,唐文盛主动请缨,捐资1500万元用于支持治污行动,拿出800万元补偿需要拆迁的群众。与此同时,他还发动了20多位企业家共同参与市政建设。在湛江企业家中,唐文盛不是最有钱的老板,但却是对慈善、公益事业最热心、最舍得的一位。
情系桑梓哺家乡
“家乡年轻人娶不到老婆也让我忧心”
2005年3月27日,遂溪县城月镇吴村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唐文盛投入近60多万元为自己的家乡修建了一座文化室、凉亭和一段公路。而这只是他支持家乡发展诸多事例中的一段小插曲。
唐文盛虽然3岁就离开了自己的遂溪吴村,但他始终牵挂着家乡的一草一木。而家乡穷窘的困境也时时让他揪心。“村里400多户,有60多户五保户。村子穷,许多年轻的后生讨不到老婆。”家乡的现状,唐文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先是自己给村里捐钱修路、建学校。2006年,他又积极发动遂溪籍的企业家联合起来,成立了湛江市振兴遂溪经济促进会,以更雄厚的实力支持家乡的建设。自2007年以来,遂溪籍的企业家仅通过遂溪促进会这个平台,在奖励遂溪县优秀教师、表彰优秀学生、资助家庭困难学生方面累计捐助100多万元。
告诉尔一伫喜事,我们村卫的小伙子如今都娶了老婆了。”唐文盛高兴地说。
数年前,吴村和划的对闹起了矛盾,眼看事态越来越大,唐文盛闻知此事,义务当起了调解员。他将两个村的代表请到公司耐心说服,甚至已出钱解决经济纠纷。在唐文盛情和理的动下,两个村终于和解,签了永久和谐的文书。“这件事情办成后,心里觉得很自豪。”唐文盛说。
如今,每个月唐文盛都能收到乡亲以及他曾经帮助过的人送来的腌肉、活鸡、活鸭、水果等,而这实实在在寄托了乡亲们对唐文盛的感激之情。
心怀教育无反顾
“有生之年为雷州半岛、为湛江奉献10所学校”
唐文盛说:“自已对于数事业有着一种特的感情。我曾经当过知青,上山下乡,在海南抱伦农场时,我做过两年教师,教过语文、数学、音乐。以前教过的学生到湛江来探望我,让我感到很欣慰。”
20年,公司捐资建设的湛江市第二学,市区的二十九小、二小现在都已建成,而捐资1500万元的八小新校区也已动工。唐文盛听闻雷州高桥小学没有围墙、没有大门,教室破旧陋,老帅们没有宿合,他二话没说,拿出250万用于建设新校园。
唐文盛还到湛江师范学完云和毕业生谈论人生就业等问题。而湛江建设发展集团亦多次和广东海洋大学、湛江师范学院抗进行联动和合作,积极赞助学校的活动。
唐文盛收养了聋哑学核的一个孤女,并始安排到自己公司上班;又认养了一个被父亲遗弃的男孩,并承诺照顾到上大学。每逢节假日,唐文盛就将他们接过来吃饭:关怀无微不至。
今年,唐文盛仅剩一所就完成了他当初立下的宏愿。而当记者再问起这件事时,唐文盛想了想说目标是10所学校,但这也不是封顶的数。自己对教育的执着永远都不会改变。如果有能力,我将会一如既往地付出。”
2009年5月1日,唐文盛又多头衔”一一中华唐氏企业家协会会长。在这群企业家中,唐文盛并不是最有钱的人,但他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众多企业家的信任。似乎唐文盛的身上天些具有一种领导的气质和魄力,让人心服口服地信服与跟随。
很少有人知道,每年年三十晚,唐文盛都要到湛江市特别因难的家庭去慰问。他亦曾经奔波雷州半岛的乡间进行调研,只为了获得基层基础教育的第一手材料·······
而每年的八月总是他最忙碌的时候,因为他要忙着为那些贫困的学生交学费。
走过人生六十载,我们很难用一个词去概括其六十年的风风雨雨。
也许对他来说,生命不止,责任不息,才是其最真实的写照。
采访花絮
●最难忘的事:“16年前,霞山啤酒厂附近发生一起严重车祸数十人围观,我立即将浑身是血的小男孩背到了医院抢救,一直守到他的家长到来才离开。现在最想知道这个小男孩生活的怎么样。”——唐文盛
●最大的心愿:“奉献10所校的目标尽快达成;希望我退休后,这个企业比我在任时更加红红火火。”——唐文盛
●最白豪的事:“已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了更多的人,很少期待别人为自己做什么。”——唐文盛
●员工眼里的老板 唐总是一个很宽容的人,对员工的照很细心。听到他说要退休,心情感到很难过,很不舍得。——员工小洪
●儿子眼里的父亲 他是一个有领导力的人。即使不是我的父亲,我们走不一样的道路,他也是我最尊重和佩服的人。 ——儿子唐韬
●被资助者眼里的好人唐伯伯人很好,我喜欢唐伯伯! ——千儿子程程
■记者于记
当责任成为一种习惯
湛江建设发展集团发展至今己经实现了千家万户的安居梦,但作为该企业的掌舵人,唐文盛除了前几年买了一套商品房给80多岁的老母亲,在他自已名下只有一套了几十年的老房改房。唐文盛说“我很少期待别人为自己做什么总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更多的人。”
在采访临近结束时,唐文盛说,“从明年开始,我就要慢慢退下来了,将重担开始慢慢给年轻人。”戒了烟,戒了熬夜,练起了毛笔字。他感叹自己明年都六十岁了,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家人,留给自己。但在与其交谈的过程中,记者却感到工作的担子他可以卸下,但社会责任的担子却依然扛在身上。也许这么多年为社会的不断付出渐渐成为了他的一种习惯,融入了他的生命。
每天面对这么多找他帮忙的人,唐文盛还没有学会拒绝。也正因为如此,记者更深深被其人格魅力所感动,这是一份打心底生发的尊敬。
(本文图片由湛江日报社李波提供)
- 在线留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