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寻根探源
修谱的作用和意义
做什么事都要了解为什么,明确其目的,定好其方向,这才能有成功的希望和保障。
俗话说:“乱世藏黄金,盛世修家谱。”家谱,又称谱牒,是记载着同宗同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典籍。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它包括家族的祖源宗本、世系繁衍、迁徙分布、婚姻嫁娶、行业职业、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人物传记等众多方面的资料。
家谱,她是一个家族血脉相承的历史图集。无谱不成家,一个家族无谱,就会象无根的浮萍一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既需要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更需要一个好的家族文化潜移默化和教育引领,需要家族的好榜样去引导,促成后辈子孙奋发图强,从小立志成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部副主任唐天标上将为唐氏宗族修谱题词:“修族谱在于激励后人,激励后人在于培养人才,人才兴则家兴族兴国兴”。一语中的,精辟简洁。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良好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基本作用。
一、幸福生活的好时代,精神世界潜在危机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居安思危。
人,活一天就要做一天人、担一天忧、尽一天责、讲一天涵养。让宽容成为一种智慧,让赞美成为一种习惯、让沟通成为一种优势、让爱成为一种品质,这就是做人的资本!
今天,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经过先烈浴血奋战和前仆后继,于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人民逐渐走上了富裕幸福之路。这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教育的普及,交通便利,通讯方便。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力日益强劲。今天的我们很幸运,赶上了一个好时代,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改革开放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大量的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传入中国,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道德文化和生活方式,一些低级的观念和思想也随之而来,现代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受到冲击,道德品质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在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断代,西方文化的水土不服,社会产生了最大的危机:现代人自我迷失,普遍没有归属感,没有人生目标,没有信仰,没有精神寄托!只是单纯的崇拜西方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环境。尤其是现在许多年轻人更是表现突出,生存的哲学就是吃好的、耍好的、用好的、穿好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工作和生活压力大了,亲人却相聚少了,族人来往更少,亲情越来越淡。因此社会上出现许多不正常和令人担忧的现象:离婚家庭增多,不负责任的生而不养,有老不敬不讲孝道;无知蛮荒落后,抛弃道义和传统;个别人为官不体恤关心百姓,唯利是图;为民则不尊师长,不讲道德;个性偏执消极而走极端,以有无“钱”为标准看待事物发展,甚至出现了有事不做的“啃老族”。
经济繁荣了,物质生活丰富了,环境变好了,人的精神却走丢了。面临这样一个时局,我们不能仅愤青一样抱怨,只能积极行动!只有增强家族观念,教育子女立志成才,勤耕苦读;注重品行修养,增强抗体,拒绝诱惑!积极进取,为国出力!
我们不能缺乏正确的信仰和精神寄托,否则外来文化和宗教就会鸠占鹊巢。现在,面临东西方文化交融之际,社会急需正确、积极向上的文化,正确的精神信仰、精神寄托来引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尤其如今东西方文化冲突,所以中国社会更加需要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宏扬!
寻根问祖,践行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敬老人是一种生生不息的亲情之爱,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重要根基。当然,传统文化继承要与时俱进,去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家谱文化也一样。
而今,政府开明,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打破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权力终身制,从邓小平同志开始就以换届选举执政的方式来进行民主执政,法律法规更是明确公民的生命和私产神圣不可侵犯!尤其是党的第四代领导人执政以来,中国中央政府就明确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和谐社会,和谐发展的大政方针,国家政策支持续修家谱。2008年以后,我们国家更是把“清明、端午和中秋”这几个民族传统节日定为国家法定休假日。自此,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国学的研究和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文化精神和正确的信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积极进取、不断求知创新的精神不可或缺。家谱文化就是一个家族发达的良好传统文化,它是家庭教育的好教材。如今,国家积极倡导支持,盛世修谱,机遇难得,时不我待。
也许,我们曾经为了生存同贫穷而抗争忙碌之时,我们错过了许多,但今天能做的就是薪火相传、承前启后,及时保护好家谱,为子孙留下家族世世代代的奋斗史。
简单地说: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当思源,富而当思进!
二、修谱的意义
族谱者,一族之志也,是一个氏族起源、发展的印记,就是宗族血脉承传的全过程,是后人去认识前辈祖先的主要依据。家谱蕴含着大量的人口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姓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夏族人的标志。寻华夏之根,溯姓氏之源,这是每个华人的愿望。树民族之碑,立炎黄之传,则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华夏族人有叶落归根的优良传统,一个中国人,不管他在什么地方,不管他漂泊多远,他总要寻找自己的根。寻根的意义在于让天下所有龙的传人、炎黄子孙不忘根本。这样,即使一万年以后,我们的子孙仍然能够知道自己的祖先、自己的根。
家谱是“纯正血统的可靠蓝本”,是一家一姓的根,它记录着每一个家族、每一个姓氏发源、生息、繁衍无始无终的过程。因此,各家各姓都极为重视修撰谱牒。一部完善的家谱,可以说是一部与时间并存鲜活的生命史和奋斗史。而活在谱中的一代代子孙们则可以从其中领悟出一个生命群体的强大力量,一种家族遗传的神秘密码,一种超越历史局限的广阔视野。真可谓“族之有谱,所以序昭穆,考世系,以成千秋不朽之言也”。
中国人百善孝当先,寻根问祖是人的天性。通过修家谱,有助于提升家族的凝聚力,维护团结,增进各个家庭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加强沟通,促进家庭间的互帮互助;了解家族的历史和迁徙情况。
修谱,赞美祖先,既要虔诚、热情,又要实事求是。所谓“有美不扬,是没祖也;无美而称,是诬祖也;实事求是,不忘祖也。”只有深入调查、详细记载、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和事迹。本乡本土、本宗本族的榜样才更具有说服力和亲切感,我们所续修的家谱也因此才更具有真实感和历史价值。往古所以知今,明鉴所以照形,让先人的祥光永远佑裕子孙后代前程似锦、生活红火。古有三代不修谱,即为不孝的说法。一般修谱时间不超过30年。
三、修谱的目的
修谱旨在寻根问祖 我们“寻根问祖”不在于祈福于祖先,而在于明白我们自身。祖先与我们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血脉,流传到我们现在。唐尧是众所周知的圣明天子,被后人尊为“良师帝范”,“文明始祖”。尧是中华民族最敬仰的始祖,是我国儒墨两家文籍中尊崇的圣王,是他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源头——唐尧文化。我们是帝尧的后代,有尧帝禅位的荣耀,代代相传。之所以要不断地修谱,就是通过修谱来怀念先帝先祖,来和宗睦族,团结宗亲。正因为先祖过去付尽了心血,我们才会有今天。所以,要以祖宗之心为心,才不会忘祖,不会忘族,这也是我们尽孝之道。
因此修谱的首要目的是修心 修心之结果:报先祖之恩,爱族爱家。大凡古今族谱里面的世系,其实就是父连子、子连父的一条条骨肉链带。就是这些链带,不知凝聚着多少父母的心心血血!大家抚心想一想:我们的曾祖父、曾祖母又是多么关心和爱护我们的祖父母, 而祖父、祖母又是多么关心和爱护我们的父母啊!我们的父亲和母亲,当时又是多么关心和爱护我们自己啊!如今, 每一对为人父母的我辈们,又是多么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儿女们的成长啊!这种爱是来自同一血脉亲情之爱,是油然而生的——真爱。所以,“以祖宗之心为心,就无不爱之以宗族,无不爱之以唐家人之姓。”只要我们都这样想,都以祖宗之心为心,就会想到先祖无比的恩情。
其次,修谱的根本目的是求生存、求发展 宇宙万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人也是这样。要生存,必须掌握家族兴旺人丁繁衍之规律。翻开一本本古墨老谱:有多少人在战争和瘟疫中死亡而灭绝;有多少宗族受自然淘汰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人类的本性是求生存,但生存的道路却非常艰难和险恶……。历史告诉我们:生存下来的宗族之人和受淘汰而灭绝的宗族之人似乎相等!撰修谱史的人们面对历史,经常感到惊心动魄。唐姓源出黄帝,源于尧、舜之帝,有高贵的帝王血统。后来其后裔从帝王降到诸侯;又从诸侯下降到大夫;从大夫又下降到士;从士还下降到靠种田过活的庶民百姓。有的甚至“衣蔽衣而耕”,为什么一个家族繁衍了几百年之久,不但没有兴旺壮大起来,反而面临灭族的绝境。这是为什么?实在值得我们深思!
翻开四川“填川”时的历史,当时几乎将川人置于死地,实在令人怵目惊心!又有多少宗族之人灭绝。根据一些资料记载,搬迁到四川境内的唐氏族人,多为明清时期;从源流讲,多为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之后世子孙。然而,由于年代久远,时代的变迁,一些宗支字派不清,辈分紊乱;有的宗支的族谱遭毁弃,或记录失误,造成族内子弟对其祖先源流认识模糊不清,以讹传讹。“填川”后的巴蜀兴旺发达,对祖国、对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川内我唐族仍然成为旺族。这是为什么?是天意!
修谱的第三个目的是保宗族之“家业” 人丁兴旺是一个家族的红火,也为促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繁荣发达提供条件。人的生产,是最顶级的“生产”。今天,我们要通过修谱,认识家族兴旺发达,继承宏扬家风以及促进人才发展与呵护人丁繁衍。
宏扬家风:唐家有一条古训,“治家以勤俭为本,修身以孝悌为先”。孝,指还报父母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不是教条,是培养人性光辉的爱,是中国文化的精粹。谈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对的,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尊敬。为人处世,对人要诚心,讲信义。这就是族人遵守的家训,经过千百年缓慢形成的独特风格。这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修谱的首要目的是必须教育子女要保住和继承以上财富。不然,难道要让我们这一代把它丢掉吗?!
人才发展: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远古,唐氏无论在思想、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是处于领先的地位。尧、舜帝对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教育等方面的卓越的贡献,就是证明。从尧帝至明清,我堂堂唐氏人材济济:开国诸侯、军事大将军、治国重臣、大夫、相术家、外交家、医学家、药学家、画家,文学家,书法家、军事家、思想家、传奇小说家、戏曲作家、陶瓷家、杂技家、大理学家可以数十、百计之。状元、榜眼、探花三大魁齐全;翰林、进士、文学家、诗人众多,举人、秀才举不胜举;现代,华人布道家、钢铁大王、政务司司长、外交部长、内阁总理、革命家、抗日名将、文字学家、音韵学家、历史学家, 物理学家;今天的人才也层出不穷:社科院院士、著名实业家、晶体化学家,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专家、生态学家、著名的爱国企业家,还有中科院院士、专家教授等等。从古到今,在政壇、文壇上,屡显光辉。这充分说明唐氏家族深厚的宗族底蕴。在谱书中专门有一章“唐氏文化遗产篇”来讴歌在不同历史时期涌现的这些唐氏宗族人才,让他们为人类做出的典范事迹永放光芒;让他们的荣耀播撒在这片古老的华夏大地上,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瑰宝和吾族文化传承之基石。
人丁繁衍: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人丁”曾经是人们经常使用的词语之一,不论在政府的文件或公告中,还是在民间社会,其出现频率是很高的。自隋炀帝变革征丁制度,“除妇人及奴婢部曲之课”,人丁渐以男性青壮年为之。由于人丁是赋役的主要承担者,所以历朝历代政府对这一社会特殊群体都有明确的界定,大体是按照人们的生理年龄,以青壮年为主体。我们一定要教育子女,做一个普通的正常人,不能自暴自弃,不婚不育。宗亲们,人丁是一个宗族最宝贵的财富。
水有源、树有根,宗族的本源在祖先。我们续修族谱,目的一方面在于继承先祖先辈的光荣传统,告诫后人思祖、敬祖、爱祖,担当起薪尽火传的义务;另一方面还在于团结众人,继往开来,创造新的幸福生活,努力发扬我唐氏族人“农勤于耕,士勤于学”的优良作风,为人才的培养,英杰的产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幼有所教、壮有所为、老有所养,至人心和气、家庭和顺、家族和睦、百姓和美、社会和谐,真正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如此,才能慰九天列祖,耀万代子孙,诚乃千秋功德,昭然于世。
四、修谱的作用
族谱的作用是寻根问祖 修谱可以弥补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所涉及不到的内容,通过家族、家规、凝聚力来解决很多问题,可以发扬传统尊宗敬族的传统伦理美德,给后代子孙提供血缘寻根的线索。今天,我们编纂家谱,其中之一就是寻找支系根源,血脉传承。
人们常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但你并不知道其中的由来,通过修谱追根溯源,你就会知道了你从哪里来。古人曰:“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来。有的人说:“我寻根问祖好几年了,找不到根到底在哪里? 寻根的路在何方?也不知先祖在那儿?我也无心再找了。现知道全国、全省都分别成立了唐氏宗亲文化研究会,我也要积极参与进去,为唐家的事尽一份心……”。是的,好多支系都有近200年没有修谱了,不知道自己祖父母名字的人为数不少,何谈自己是哪支哪房的。寻根问祖,编纂家谱,是我们唐家屋里的大好事,我辈恰逢赶上,我们不出力谁出力,我们不干谁来干。
族谱的作用是源清流明 古人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即人之本,“留名”就是留人之本。当人离世了,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在世上,几百年之后
自己的子孙连祖先是谁都不知道,那不是枉来世一朝。换言而之,你的孩子也就是失去了根本。
今天,我们编纂《中华唐氏通谱》,就是梳理出各地唐氏各宗支的根源,起到正本清源。一则可以帮你查清你的祖先是谁,也不负先人养你,让你的名字与先祖一起流芳千古;二则你如果真的断线,把你的祖辈、父辈和你一同记载在你出力编纂的家谱中。一个人不管漂泊多远,总是忘不了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埋葬着自己的祖先,留下先祖和你奋斗过的足迹。让你的后人代代相传,永远知道你是他们的先祖,将来和他们一起流芳千古。
族谱的作用是增知育族 三字经中说道:“养不教,父之过”。近些年来,在学西方先进东西的同时,也受西方开放思潮的影响。如今,许多人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很多人没有家族观念。一些现象十分让人担扰:为官不体恤黎民,馋奢无底;为民不尊师长,横蛮逆行。特别是一些农村,上下不分,孝义全无;有老不养,有子不教;嫖娼有余,赌搏竭力;吃喝玩乐无度,法律不犯,一身坏习气不断。用什么教育这帮人,谱书就是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就规范了后人的言行。好多古墨谱书中就载录了历代教子经典妙句:如何做人?如何治学?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家?等等,其中有很多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的。所以谱书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的后人热爱生活,发奋向上,为人民为国家做贡献,为父母争气,为宗族争光。
族谱的作用是凝聚族情 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凝聚族情,聚族收宗,能使这个家族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俗话说:“亲不亲,故乡情”,“多个朋友多条路”。在大流通的社会里,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下,在国际一体化的潮流中,人们不可能禁锢封闭。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这是今后子孙们必走之路。当两个人走到一起打招呼,知道对方同姓,便会说:“五百年前我们是一家”。一个人走在外,同路人不如乡里人,乡里亲怎与自家血肉之情相比。经济开发中的往来,生死祸福的降临,人与人之间自然也非常必要相互提携、帮助,通过联宗族谱,本族同一血脉的同胞更进一步加深了解。有了谱书,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哪怕相见恨晚,脉胳亲情一定更好、更深厚。
族谱的作用是留给后人财富 前人、先人的知识、品德,就是精神财富,思想财富,这些都溶聚在我们的谱书之中,留给他们,让儿孙们在人生成长生涯中不走或少走弯路,使他们有生财之道,才能发迹万贯。只有把这些留给他们,才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人。使这支脉胳一世一世承前启后的循环下去。即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弘扬孝道,劝人为善,是修谱作用之重心,为民族信仰之基石。
因有孝道,老有所依,子孙奉养,天经地义;因有孝道,子孙繁衍,祖宗传我,我辈当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乃至理名言;孝道之核心是敬老养老,公民之规范,儒学之精髓,国学文化之首要。敬我祖宗,爱我父母,续我宗脉,承前人之志,良好品德和家风,方能世世代代相传。
“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纵观中国数千年历史,孝道文化一直被国人奉若神明,渐入吾民族血液乃至骨髓,成为中华民族有别于其它文明之重要文化符号。
简单地说,修谱就是:“凝族、育族、兴族、强国”,这也是我们编纂《中华唐氏通谱》的宗旨。我们修谱在于教育后代学习和继承先祖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追溯中华唐氏宗族古老历史文化的渊源;颂扬唐氏宗族光辉灿烂的业绩;讴歌唐氏先祖、无数先烈、英雄人物,为古老华夏崛起,中华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战事迹;树立唐氏族人奋发图强、积极进取的整体形象;继承发扬先祖的光荣传统,为唐氏家族,为振兴中华民族,为祖国繁荣富强奋斗。
爱护自己的宗族,发展自己的家业。几千年谱书之风,代代相传。从远古至历朝历代,乃至到今天,先祖的名字、品德流传至今,这不是修谱的作用吗? 而无根无史无典范的族谱,是没有生命力的,是没有凝聚力的,是难于留传下去的。所以,修好族谱的意义、目的、作用就在这里。
只有站在明天看现在,才能真正发现文化的意义,而仅仅站在今天看历史,文化的意义就会逊色许多,肤浅许多,历史的信号就会削弱许多。用实际行动保护中国文化中那美好的情感和最崇高的文化根脉,进而探寻民族文化最神秘的源头。这应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自觉责任。
俗话说:“乱世藏黄金,盛世修家谱。”家谱,又称谱牒,是记载着同宗同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典籍。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它包括家族的祖源宗本、世系繁衍、迁徙分布、婚姻嫁娶、行业职业、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人物传记等众多方面的资料。
家谱,她是一个家族血脉相承的历史图集。无谱不成家,一个家族无谱,就会象无根的浮萍一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既需要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更需要一个好的家族文化潜移默化和教育引领,需要家族的好榜样去引导,促成后辈子孙奋发图强,从小立志成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部副主任唐天标上将为唐氏宗族修谱题词:“修族谱在于激励后人,激励后人在于培养人才,人才兴则家兴族兴国兴”。一语中的,精辟简洁。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良好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基本作用。
一、幸福生活的好时代,精神世界潜在危机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居安思危。
人,活一天就要做一天人、担一天忧、尽一天责、讲一天涵养。让宽容成为一种智慧,让赞美成为一种习惯、让沟通成为一种优势、让爱成为一种品质,这就是做人的资本!
今天,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经过先烈浴血奋战和前仆后继,于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人民逐渐走上了富裕幸福之路。这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教育的普及,交通便利,通讯方便。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力日益强劲。今天的我们很幸运,赶上了一个好时代,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改革开放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大量的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传入中国,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道德文化和生活方式,一些低级的观念和思想也随之而来,现代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受到冲击,道德品质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在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断代,西方文化的水土不服,社会产生了最大的危机:现代人自我迷失,普遍没有归属感,没有人生目标,没有信仰,没有精神寄托!只是单纯的崇拜西方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环境。尤其是现在许多年轻人更是表现突出,生存的哲学就是吃好的、耍好的、用好的、穿好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工作和生活压力大了,亲人却相聚少了,族人来往更少,亲情越来越淡。因此社会上出现许多不正常和令人担忧的现象:离婚家庭增多,不负责任的生而不养,有老不敬不讲孝道;无知蛮荒落后,抛弃道义和传统;个别人为官不体恤关心百姓,唯利是图;为民则不尊师长,不讲道德;个性偏执消极而走极端,以有无“钱”为标准看待事物发展,甚至出现了有事不做的“啃老族”。
经济繁荣了,物质生活丰富了,环境变好了,人的精神却走丢了。面临这样一个时局,我们不能仅愤青一样抱怨,只能积极行动!只有增强家族观念,教育子女立志成才,勤耕苦读;注重品行修养,增强抗体,拒绝诱惑!积极进取,为国出力!
我们不能缺乏正确的信仰和精神寄托,否则外来文化和宗教就会鸠占鹊巢。现在,面临东西方文化交融之际,社会急需正确、积极向上的文化,正确的精神信仰、精神寄托来引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尤其如今东西方文化冲突,所以中国社会更加需要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宏扬!
寻根问祖,践行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敬老人是一种生生不息的亲情之爱,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重要根基。当然,传统文化继承要与时俱进,去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家谱文化也一样。
而今,政府开明,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打破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权力终身制,从邓小平同志开始就以换届选举执政的方式来进行民主执政,法律法规更是明确公民的生命和私产神圣不可侵犯!尤其是党的第四代领导人执政以来,中国中央政府就明确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和谐社会,和谐发展的大政方针,国家政策支持续修家谱。2008年以后,我们国家更是把“清明、端午和中秋”这几个民族传统节日定为国家法定休假日。自此,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国学的研究和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文化精神和正确的信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积极进取、不断求知创新的精神不可或缺。家谱文化就是一个家族发达的良好传统文化,它是家庭教育的好教材。如今,国家积极倡导支持,盛世修谱,机遇难得,时不我待。
也许,我们曾经为了生存同贫穷而抗争忙碌之时,我们错过了许多,但今天能做的就是薪火相传、承前启后,及时保护好家谱,为子孙留下家族世世代代的奋斗史。
简单地说: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当思源,富而当思进!
二、修谱的意义
族谱者,一族之志也,是一个氏族起源、发展的印记,就是宗族血脉承传的全过程,是后人去认识前辈祖先的主要依据。家谱蕴含着大量的人口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姓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夏族人的标志。寻华夏之根,溯姓氏之源,这是每个华人的愿望。树民族之碑,立炎黄之传,则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华夏族人有叶落归根的优良传统,一个中国人,不管他在什么地方,不管他漂泊多远,他总要寻找自己的根。寻根的意义在于让天下所有龙的传人、炎黄子孙不忘根本。这样,即使一万年以后,我们的子孙仍然能够知道自己的祖先、自己的根。
家谱是“纯正血统的可靠蓝本”,是一家一姓的根,它记录着每一个家族、每一个姓氏发源、生息、繁衍无始无终的过程。因此,各家各姓都极为重视修撰谱牒。一部完善的家谱,可以说是一部与时间并存鲜活的生命史和奋斗史。而活在谱中的一代代子孙们则可以从其中领悟出一个生命群体的强大力量,一种家族遗传的神秘密码,一种超越历史局限的广阔视野。真可谓“族之有谱,所以序昭穆,考世系,以成千秋不朽之言也”。
中国人百善孝当先,寻根问祖是人的天性。通过修家谱,有助于提升家族的凝聚力,维护团结,增进各个家庭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加强沟通,促进家庭间的互帮互助;了解家族的历史和迁徙情况。
修谱,赞美祖先,既要虔诚、热情,又要实事求是。所谓“有美不扬,是没祖也;无美而称,是诬祖也;实事求是,不忘祖也。”只有深入调查、详细记载、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和事迹。本乡本土、本宗本族的榜样才更具有说服力和亲切感,我们所续修的家谱也因此才更具有真实感和历史价值。往古所以知今,明鉴所以照形,让先人的祥光永远佑裕子孙后代前程似锦、生活红火。古有三代不修谱,即为不孝的说法。一般修谱时间不超过30年。
三、修谱的目的
修谱旨在寻根问祖 我们“寻根问祖”不在于祈福于祖先,而在于明白我们自身。祖先与我们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血脉,流传到我们现在。唐尧是众所周知的圣明天子,被后人尊为“良师帝范”,“文明始祖”。尧是中华民族最敬仰的始祖,是我国儒墨两家文籍中尊崇的圣王,是他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源头——唐尧文化。我们是帝尧的后代,有尧帝禅位的荣耀,代代相传。之所以要不断地修谱,就是通过修谱来怀念先帝先祖,来和宗睦族,团结宗亲。正因为先祖过去付尽了心血,我们才会有今天。所以,要以祖宗之心为心,才不会忘祖,不会忘族,这也是我们尽孝之道。
因此修谱的首要目的是修心 修心之结果:报先祖之恩,爱族爱家。大凡古今族谱里面的世系,其实就是父连子、子连父的一条条骨肉链带。就是这些链带,不知凝聚着多少父母的心心血血!大家抚心想一想:我们的曾祖父、曾祖母又是多么关心和爱护我们的祖父母, 而祖父、祖母又是多么关心和爱护我们的父母啊!我们的父亲和母亲,当时又是多么关心和爱护我们自己啊!如今, 每一对为人父母的我辈们,又是多么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儿女们的成长啊!这种爱是来自同一血脉亲情之爱,是油然而生的——真爱。所以,“以祖宗之心为心,就无不爱之以宗族,无不爱之以唐家人之姓。”只要我们都这样想,都以祖宗之心为心,就会想到先祖无比的恩情。
其次,修谱的根本目的是求生存、求发展 宇宙万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人也是这样。要生存,必须掌握家族兴旺人丁繁衍之规律。翻开一本本古墨老谱:有多少人在战争和瘟疫中死亡而灭绝;有多少宗族受自然淘汰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人类的本性是求生存,但生存的道路却非常艰难和险恶……。历史告诉我们:生存下来的宗族之人和受淘汰而灭绝的宗族之人似乎相等!撰修谱史的人们面对历史,经常感到惊心动魄。唐姓源出黄帝,源于尧、舜之帝,有高贵的帝王血统。后来其后裔从帝王降到诸侯;又从诸侯下降到大夫;从大夫又下降到士;从士还下降到靠种田过活的庶民百姓。有的甚至“衣蔽衣而耕”,为什么一个家族繁衍了几百年之久,不但没有兴旺壮大起来,反而面临灭族的绝境。这是为什么?实在值得我们深思!
翻开四川“填川”时的历史,当时几乎将川人置于死地,实在令人怵目惊心!又有多少宗族之人灭绝。根据一些资料记载,搬迁到四川境内的唐氏族人,多为明清时期;从源流讲,多为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之后世子孙。然而,由于年代久远,时代的变迁,一些宗支字派不清,辈分紊乱;有的宗支的族谱遭毁弃,或记录失误,造成族内子弟对其祖先源流认识模糊不清,以讹传讹。“填川”后的巴蜀兴旺发达,对祖国、对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川内我唐族仍然成为旺族。这是为什么?是天意!
修谱的第三个目的是保宗族之“家业” 人丁兴旺是一个家族的红火,也为促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繁荣发达提供条件。人的生产,是最顶级的“生产”。今天,我们要通过修谱,认识家族兴旺发达,继承宏扬家风以及促进人才发展与呵护人丁繁衍。
宏扬家风:唐家有一条古训,“治家以勤俭为本,修身以孝悌为先”。孝,指还报父母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不是教条,是培养人性光辉的爱,是中国文化的精粹。谈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对的,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尊敬。为人处世,对人要诚心,讲信义。这就是族人遵守的家训,经过千百年缓慢形成的独特风格。这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修谱的首要目的是必须教育子女要保住和继承以上财富。不然,难道要让我们这一代把它丢掉吗?!
人才发展: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远古,唐氏无论在思想、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是处于领先的地位。尧、舜帝对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教育等方面的卓越的贡献,就是证明。从尧帝至明清,我堂堂唐氏人材济济:开国诸侯、军事大将军、治国重臣、大夫、相术家、外交家、医学家、药学家、画家,文学家,书法家、军事家、思想家、传奇小说家、戏曲作家、陶瓷家、杂技家、大理学家可以数十、百计之。状元、榜眼、探花三大魁齐全;翰林、进士、文学家、诗人众多,举人、秀才举不胜举;现代,华人布道家、钢铁大王、政务司司长、外交部长、内阁总理、革命家、抗日名将、文字学家、音韵学家、历史学家, 物理学家;今天的人才也层出不穷:社科院院士、著名实业家、晶体化学家,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专家、生态学家、著名的爱国企业家,还有中科院院士、专家教授等等。从古到今,在政壇、文壇上,屡显光辉。这充分说明唐氏家族深厚的宗族底蕴。在谱书中专门有一章“唐氏文化遗产篇”来讴歌在不同历史时期涌现的这些唐氏宗族人才,让他们为人类做出的典范事迹永放光芒;让他们的荣耀播撒在这片古老的华夏大地上,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瑰宝和吾族文化传承之基石。
人丁繁衍: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人丁”曾经是人们经常使用的词语之一,不论在政府的文件或公告中,还是在民间社会,其出现频率是很高的。自隋炀帝变革征丁制度,“除妇人及奴婢部曲之课”,人丁渐以男性青壮年为之。由于人丁是赋役的主要承担者,所以历朝历代政府对这一社会特殊群体都有明确的界定,大体是按照人们的生理年龄,以青壮年为主体。我们一定要教育子女,做一个普通的正常人,不能自暴自弃,不婚不育。宗亲们,人丁是一个宗族最宝贵的财富。
水有源、树有根,宗族的本源在祖先。我们续修族谱,目的一方面在于继承先祖先辈的光荣传统,告诫后人思祖、敬祖、爱祖,担当起薪尽火传的义务;另一方面还在于团结众人,继往开来,创造新的幸福生活,努力发扬我唐氏族人“农勤于耕,士勤于学”的优良作风,为人才的培养,英杰的产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幼有所教、壮有所为、老有所养,至人心和气、家庭和顺、家族和睦、百姓和美、社会和谐,真正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如此,才能慰九天列祖,耀万代子孙,诚乃千秋功德,昭然于世。
四、修谱的作用
族谱的作用是寻根问祖 修谱可以弥补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所涉及不到的内容,通过家族、家规、凝聚力来解决很多问题,可以发扬传统尊宗敬族的传统伦理美德,给后代子孙提供血缘寻根的线索。今天,我们编纂家谱,其中之一就是寻找支系根源,血脉传承。
人们常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但你并不知道其中的由来,通过修谱追根溯源,你就会知道了你从哪里来。古人曰:“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来。有的人说:“我寻根问祖好几年了,找不到根到底在哪里? 寻根的路在何方?也不知先祖在那儿?我也无心再找了。现知道全国、全省都分别成立了唐氏宗亲文化研究会,我也要积极参与进去,为唐家的事尽一份心……”。是的,好多支系都有近200年没有修谱了,不知道自己祖父母名字的人为数不少,何谈自己是哪支哪房的。寻根问祖,编纂家谱,是我们唐家屋里的大好事,我辈恰逢赶上,我们不出力谁出力,我们不干谁来干。
族谱的作用是源清流明 古人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即人之本,“留名”就是留人之本。当人离世了,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在世上,几百年之后
自己的子孙连祖先是谁都不知道,那不是枉来世一朝。换言而之,你的孩子也就是失去了根本。
今天,我们编纂《中华唐氏通谱》,就是梳理出各地唐氏各宗支的根源,起到正本清源。一则可以帮你查清你的祖先是谁,也不负先人养你,让你的名字与先祖一起流芳千古;二则你如果真的断线,把你的祖辈、父辈和你一同记载在你出力编纂的家谱中。一个人不管漂泊多远,总是忘不了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埋葬着自己的祖先,留下先祖和你奋斗过的足迹。让你的后人代代相传,永远知道你是他们的先祖,将来和他们一起流芳千古。
族谱的作用是增知育族 三字经中说道:“养不教,父之过”。近些年来,在学西方先进东西的同时,也受西方开放思潮的影响。如今,许多人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很多人没有家族观念。一些现象十分让人担扰:为官不体恤黎民,馋奢无底;为民不尊师长,横蛮逆行。特别是一些农村,上下不分,孝义全无;有老不养,有子不教;嫖娼有余,赌搏竭力;吃喝玩乐无度,法律不犯,一身坏习气不断。用什么教育这帮人,谱书就是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就规范了后人的言行。好多古墨谱书中就载录了历代教子经典妙句:如何做人?如何治学?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家?等等,其中有很多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的。所以谱书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的后人热爱生活,发奋向上,为人民为国家做贡献,为父母争气,为宗族争光。
族谱的作用是凝聚族情 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凝聚族情,聚族收宗,能使这个家族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俗话说:“亲不亲,故乡情”,“多个朋友多条路”。在大流通的社会里,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下,在国际一体化的潮流中,人们不可能禁锢封闭。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这是今后子孙们必走之路。当两个人走到一起打招呼,知道对方同姓,便会说:“五百年前我们是一家”。一个人走在外,同路人不如乡里人,乡里亲怎与自家血肉之情相比。经济开发中的往来,生死祸福的降临,人与人之间自然也非常必要相互提携、帮助,通过联宗族谱,本族同一血脉的同胞更进一步加深了解。有了谱书,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哪怕相见恨晚,脉胳亲情一定更好、更深厚。
族谱的作用是留给后人财富 前人、先人的知识、品德,就是精神财富,思想财富,这些都溶聚在我们的谱书之中,留给他们,让儿孙们在人生成长生涯中不走或少走弯路,使他们有生财之道,才能发迹万贯。只有把这些留给他们,才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人。使这支脉胳一世一世承前启后的循环下去。即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弘扬孝道,劝人为善,是修谱作用之重心,为民族信仰之基石。
因有孝道,老有所依,子孙奉养,天经地义;因有孝道,子孙繁衍,祖宗传我,我辈当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乃至理名言;孝道之核心是敬老养老,公民之规范,儒学之精髓,国学文化之首要。敬我祖宗,爱我父母,续我宗脉,承前人之志,良好品德和家风,方能世世代代相传。
“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纵观中国数千年历史,孝道文化一直被国人奉若神明,渐入吾民族血液乃至骨髓,成为中华民族有别于其它文明之重要文化符号。
简单地说,修谱就是:“凝族、育族、兴族、强国”,这也是我们编纂《中华唐氏通谱》的宗旨。我们修谱在于教育后代学习和继承先祖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追溯中华唐氏宗族古老历史文化的渊源;颂扬唐氏宗族光辉灿烂的业绩;讴歌唐氏先祖、无数先烈、英雄人物,为古老华夏崛起,中华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战事迹;树立唐氏族人奋发图强、积极进取的整体形象;继承发扬先祖的光荣传统,为唐氏家族,为振兴中华民族,为祖国繁荣富强奋斗。
爱护自己的宗族,发展自己的家业。几千年谱书之风,代代相传。从远古至历朝历代,乃至到今天,先祖的名字、品德流传至今,这不是修谱的作用吗? 而无根无史无典范的族谱,是没有生命力的,是没有凝聚力的,是难于留传下去的。所以,修好族谱的意义、目的、作用就在这里。
只有站在明天看现在,才能真正发现文化的意义,而仅仅站在今天看历史,文化的意义就会逊色许多,肤浅许多,历史的信号就会削弱许多。用实际行动保护中国文化中那美好的情感和最崇高的文化根脉,进而探寻民族文化最神秘的源头。这应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自觉责任。
- 在线留言
- 返回顶部